2006年1月18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五版:平安过年叙事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他乡若故乡邻里赛亲人

  他们来自农村,又到了他乡的农村或创业、或安家。热情的新邻居、新朋友,还有对创业的执着,对未来的憧憬,使他们选择了在新农村里迎新年。

  富春江畔的幸福“巴渝人家”
  阴霾仿佛是在瞬间收起来的。1月16日,当记者走进杭州富阳高桥镇郜村时,喜出望外地发现太阳居然已经冲破了雨云。
  “看,那两栋就是三峡移民的房屋。”富阳市民政局移民办的施惟益指着远处村里的两栋紧挨着的两层白墙小洋楼向记者介绍。施惟益和高桥镇政府社会事务办主任黄胜龙陪着记者出现在小洋楼前时,小洋楼的主人、移民吴永胜一家人正围坐在太阳底下聊天,那情景悠闲自在得令人顿生羡慕。
  吴永胜一家是在2004年8月13日成为郜村新村民的,他家是重庆涪陵区迁移到富阳的95户三峡移民之一。在农历新年的氛围越来越浓的时候,吴永胜一家子向记者描述了他们在富阳的新生活,畅想他们来年的好日子。

  新洋房要装扮得更漂亮些
  吴永胜家现在的那一栋小洋房大约有120多个平方。“从建好到装修,大约用了9万元,除去政府补贴、老家旧房折价的钱,还剩下了4万多。”吴永胜向记者介绍时,开心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跟老家的房子一比,吴永胜开心地说:“这里的房子漂亮多了。”老吴告诉记者,他老家的房屋是20多年前建的,是五六间平房,黑黑的,谈不上好看,现在这样的好房子在老家还没看到过。
  在富阳,漂亮的农民小洋楼比比皆是,与好的比比,老吴觉得自己家的还寒碜了点。“明年要是钱赚得多了,还要把房子装修得更漂亮些,家具也再多置办点。”老吴的新打算已经在新年前酝酿好了。

  96岁的老太太不想老家
  记者等几个不速之客的到来,一时间打断了这一家子其乐融融的聊天场景,他们纷纷起身让座。这时候,吴永胜96岁的老母亲手脚麻利地端来一条条凳子,让记者十分吃惊。
  96岁的伍老太户口在重庆,她是跟二孙子一起留守山城的。但当老太太在高桥镇住了一阵子后,就恋上大儿子吴永胜的新家了。春节是中国人思念故乡最强烈的时候。可是儿子问老太太想不想回老家时,老太太直言不讳:“不想回了。”吴永胜的媳妇道出了其中的秘密,原来是老太太觉得这里的路平坦,购物也方便。
  “老家的路不好走,这里的路我走起来方便,舒服多了。还有,在这里走出家门就可以买到想买的东西,过年办年货也省力多了。”老太太咧嘴笑了,像个快乐的孩童。

  让更多富阳人喜欢上麻辣味
  在高桥镇镇上,有一家叫“巴渝人家”的火锅店,老板就是吴永胜的大儿子。60多岁的吴永胜有3个儿子,二儿子留在重庆,大儿子和小儿子都迁到了富阳。
  在老家,吴永胜一家人基本上靠种榨菜挣点钱。移民到富阳后,小儿子进了轮胎厂,而大儿子的手笔就更大了,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干脆自己开始了创业。2005年10月1日,大儿子投入8万元,在高桥镇上开出了“巴渝人家”火锅店,把正宗的重庆火锅送到了高桥镇人的家门口。
  “生意还不错,副市长都来过呢。”老板娘余大姐这两天忙得够呛,因为帮工回家过年了,只有她一个人跑堂。火锅店开出几个月时间,才刚刚起步,不过经营业绩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平均每个月大概有几千元的利润,比打工好多了。”余大姐开心地透露了一下生意的情况。
  不过,老板娘还不满足现在的情况,新的一年,她准备回老家去取取经,让更多的人喜欢上重庆的麻辣味。

  老家亲人来富阳过年了
  就在记者去吴家采访的前一天,吴永胜的弟弟和弟媳妇从重庆赶到富阳来和家人一起过年。弟弟和弟媳都是中学退休教师,他们是第二次到富阳了。
  “除了口味还不适应,不够麻辣外,这里的生活样样都好啦。”弟媳对哥哥嫂嫂的新家颇有些羡慕。
  弟媳妇的话让吴永胜想起了医保的事。到富阳后,吴永胜6岁的小孙女因为玩三轮车不小心摔伤了胳膊,前前后后医药费花了6000多元,医保报销了4000多元。“老家可还没有这么好的政策。”吴永胜连连称好。
  “还有这里的干部真好啊。不论村里的还是镇上的,他们都经常来家里,问我们有什么困难,真的像亲人一样。”吴永胜的老伴也向记者讲起她的感受来。高桥镇比较缺水,吴家刚搬来时也正碰上了缺水,当时村里的干部就斩钉截铁地承诺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用水问题,即便村干部轮流挑水,也要让移民家的水缸盛满水。
  “有了这么好的基础条件,有了这么好的干部,有了这么多人的关心,来年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红火。”笑声中充满了吴永胜一家子对新的一年的信心和希望。
  本报记者 余春红/文 见习记者 陈立波/摄

  瓜山村里的甜蜜“外来鸳鸯”
  杭州市拱墅区上塘镇瓜山村,冬日的暖阳,照得一家小理发店亮堂堂的。
  “还原基因烫”的宣传画报,超级女声的海报,“最新流行300首歌曲”……墙上贴满了各种彩图,也衬出这个小店的特色和老板一家的喜好。
  两位顾客正闭着眼睛,或享受着头部按摩,或是在“咔嚓”声中安静等着新造型出现时给自己一个“惊艳”。
  正在给顾客理发、回头憨憨一笑的那位,是小店老板董志强。“这段时间可是一年之中的旺季,一天能有二三十人来,男的剪剪,女的做做发型。很多顾客想换个新造型回家过年呢!”

  喜欢上瓜山村的“软环境”
  他和妻子,一个来自温州,一个来自千岛湖。妻子张淑英17岁那年来到杭州投靠亲戚,最终在瓜山落脚。董志强也是很早就出来打拼,不过他跑的地方更多更远,上海、广州、湖州等,用他的话说就是“全中国逛”。和张淑英认识之后,他留在了杭州。两年前,夫妻俩最终选定了瓜山村做“发展基地”。承租的那20多平方米的店面,是他们希望升起的地方。“我们家底薄,起步在这里比较合适。”
  750元一个月的房租,成本不高,让他们没太大的压力;周围固定的房东和承租户以及周围市场中的人员,成了稳定的顾客群。
  事业逐渐起步,小日子也过得幸福美满。他们在2004年有了个女儿——张董姣羽,小名姣姣。
  董志强有一手不错的顶上功夫,让这个理发店成了远近几家同类店里生意最好的。这不,他“上场”的时候,姣姣爱让妈妈抱着在一边“欣赏”。
  这两年下来,夫妻俩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因为这里虽然地处农村,但城市社区里的很多“要素”,这里都有。整齐的楼房,干净的道路,美丽的花坛,井井有条的忙碌……当然,还有让人温暖安心的“软环境”。
  瓜山村里,房东、房客亲如一家的故事很多。房客上班了,万一下雨,房东会帮着收衣服;出发前房间乱糟糟的,等几个小伙子下班回来,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却是一片齐整,不用问,也是房东“干”的。董志强一家,同样能感受到房东无微不至的关心。“房东很好。之前他也有过出门在外的经历,觉得我们不容易,所以凡事都会从减轻我们负担的方面来想。”前段日子,店里要装个小电表,董志强不会干,房东见了二话不说,帮着装好了。

  在这里过年很安心
  另一方面,这份平安的感觉也是靠大家在生活、工作中一点一滴的努力堆积起来的。
  当初夫妻俩落脚这里,就要到瓜山社区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登记。在那里,“法律前置教育室”、“来杭创业者学校”、“科普阅览室”、“法律咨询室”、“来杭创业者调解工作室”等牌牌随处可见。
  和所有那些新加入的成员一样,他们需要接受法治教育,宣传教材和素材不少,除了宪法、刑法、民法等,还有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看了《外来人员前置性法制宣传教育电化教育片》,他们还分到《外来人员有关法律法规常识》等小本本。
  另外,每个房东也有不少要牢记心中的规范。他们有一本记录房客情况的大本本,每天每栏都要记清楚,从姓名、人数到工作作息情况等一应俱全。这样,有点啥问题,双方互动及时,很容易发现解决。
  店里还有1个师傅和2个伙计,都是董志强温州老家那边来的。虽然相熟,但伙计刚开始上班时,还必须给夫妻俩看过暂住证。这是规矩,定下来也是为大家的安全考虑,所以大家都做得挺规范。
  “我们打烊晚,有时候晚上一两点的时候,能听见治安协管员骑着电动自行车巡逻的声音。他们很辛苦,我们很安心。在这样的氛围里过年,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我对平安的想法啊,很简单,随遇而安,过好每一天!”董志强已经想好了,年三十生意再好,他们也会早点打烊享受过年的气氛,看看春节联欢晚会,用电话给老家的亲朋好友送去祝福。虽然这个年不能有老家那么热闹,但是想着和这里的房东、邻居以及来往的顾客一起欢庆,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微笑,他们也挺憧憬。“菜买得多一点,好一些,在这里过一个平安的好年!”
  本报记者 陈卓/文 见习记者 陆国庆/摄